国内顶尖专家云集 把脉重大科研项目
––深圳市教科院組織開展教育科研基地學校重大科研項目診斷指導活動
爲發揮教育科研基地學校在推進深圳基礎教育先行示範和高質量發展中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2020年10月22日至11月22日,深圳市教科院組織開展深圳市教育科研基地學校重大科研項目診斷指導活動,活動先後組織六次,持續時間一個月。
2020年10月22日上午,首場活動在南山區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舉行,廣西民族大學原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鍾海青教授(下圖左三)等專家莅臨指導。專家們對該校立足實際,抓住南山區政府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研究院聯合辦學的優勢,開展“科學+”課程模式的研究極爲贊賞,並就選題如何優化、研究如何深入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隨後,專家們又先後到深圳市第二實驗學校、寶安區天驕小學、寶安區海城小學進行診斷指導。
2020年10月29日上午,第二次活動在福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拉開帷幕,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長湯林春研究員(下圖右二)等專家莅臨現場指導,江蘇省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倪娟教授通過視頻會議方式進行在線指導。專家們還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對福田區下沙小學、南山區外國語學校文華部、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的重大科研項目進行診斷指導。
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柳夕浪研究員(下圖前排中)等專家利用周末時間,應邀從北京到深圳對南山區西麗小學、龍華區中心小學等8所學校的重大科研項目進行診斷指導。專家們著重對選題的方向點和研究的切入點進行診斷指導,並強調政策研究,關注國家教改方向,重視學情分析,解決學生發展的現實問題。
2020年11月4日,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研究員(下圖前排中)等專家應邀來到鹽田區高級中學,開始了第四次專家診斷指導活動。專家們對該校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綜合素養培養研究進行了深入的診斷分析,從國家政策走向和成果獎發展趨勢,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隨後,專家們還先後到鹽田區樂群小學等學校逐一進行診斷指導。
2020年11月15日,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原西南師範大學校長宋乃慶教授(下圖前排中)等專家應邀來到寶安區濱海小學,次日又到南山區育才二小,開始對我市6所學校已經獲得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的項目和3所學校已經立項爲國家級、省級規劃課題的項目進行診斷指導。專家們從如何培育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的高度,對9所學校的重大科研項目給予針對性、前瞻性、操作性的個性化指導。
2020年11月21、22日,中國教育學會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教授(下图后排右三)等专家利用周末时间,应邀从武汉来到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對我市7所學校已經獲得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的項目和1所基地學校重大科研項目進行診斷指導。專家們著重從理論創新、實踐突破、成果推廣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市教科院領導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下圖左三)先到南山區看望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柳夕浪研究員,後到龍華區看望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教授(下圖中)。深圳市教科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長李桂娟(下圖右三)看望了6批次專家。副院長潘希武多次全程參加了診斷指導活動。
推薦閱讀
- 国内顶尖专家云集 把脉重大科研项目
- 是時候重新考慮職業和技術教育了
- 聯合國大會宣布1月24日爲國際教育日
- 教育工會雄心勃勃發展教育致力于構建歐洲的未來
- UNESCO發布校園暴力和欺淩報告
- 美國教育國際化:數據、趨勢與特朗普效應
- 大學教育收益高,但學科差異大
- 學業表現差距從十歲開始顯現
- 歐盟提前兩年實現2020年目標:百分之40青年接受過高等教育
- 教育決策的經驗與教訓
- 全球目光聚焦阿聯酋教育新政
- 巴基斯坦新政有望構建統一教育制度
- 全球教育大會聚焦促進教育公平
- 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受教育權行動的關鍵指導原則
- 高教危機迫在眉睫:美教育部長的擔憂
- 美英排名提升,中法日排名下滑
- 聯手確保高等教育質量
- 白宮列出STEM教育五年發展規劃
- 兩個腦科學研究中心成立標志著中國腦計劃正式拉開序幕
- 智能化時代的學校教育